返回首页

当好中非文化交流的桥梁

来源:中评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据人民日报报导,从事中国影视剧在非洲的译介传播工作多年,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:影视国际化传播的目的是什么?我想,让外国观众受到触动、产生共鸣,建立跨越文化的情感连接是答案之一。

非洲的人文历史背景、经济社会情况与中国不同,非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风土人情也迥异。如果仅仅将中国影视剧翻译成非洲语言,不做本土化处理,非洲观众即便能听懂,也未必能理解。无论身处何方,人们在情感上都有共通之处,对美好生活都充满向往。通过创造性译配连接人心,通过恰当遴选题材激发共鸣,是影视剧跨文化传播的魅力和意义所在。

借助非洲语言讲述中国故事

2012年,1986年版电视剧《西游记》的英语、法语译配版首次进入非洲。10余年来,越来越多中国优秀影视剧走进非洲千家万户。例如,由四达时代数字电视平台和互联网视频平台播出的中国影视剧已在30多个非洲国家落地,覆盖上亿人群,年节目译制产能在1万小时左右,涵盖英语、法语、葡萄牙语、斯瓦希里语、豪萨语等17种语言。

“中国故事,非洲表达”,是拉近中国影视剧与当地观众距离的钥匙。其中,语言的转化是关键。一些非洲国家虽以英语、法语、葡萄牙语等为官方语言,但对许多观众而言,本地语言更加亲切温暖,更易理解接受。因此,将影视剧翻译成非洲本地语言,能使中国影视剧在非洲各国传播得更为广泛,从而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和中非友好故事,推动人文交流,助力民心相通。

做好语言转化的关键是影视剧的台本译配工作,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。首先,要对配音台本进行信息化处理,包括制作配音用的角色表等。然后,由精通英语的资深译者将台词翻译成英文,确保既忠实原剧原意,又生动流畅、通俗易懂。随后,由当地语言审校专家对台本进行口语化转换,以便被目标观众所接受。最后,台本由精通中、英文和非洲本地语的专家修改审定。而后展开的具体配音过程也是对语言“抛光打磨”的过程:配音导演和演员在尊重原意的基础上,努力让语言更地道、更自然,以期最大程度还原原片的制作水准和艺术表现力。

影视剧的本土化译配工作充满创造性。比如,有时需要赋予中国角色以非洲名字,有时需将剧中标志性建筑的名称进行本地化替换,有时还需意译谚语名言。以《山海情》为例,第八集中的“东边战场不亮,咱打西边”,最初被翻译成斯瓦希里语时,直译为“要是东边的战场不发光,那我们就打西边”,令当地观众费解,也容易产生歧义。经中外专家讨论后改为“要是东边战场的形势不好,那就转战西边”,表意更准确,也更易于理解。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。在影视剧的具体译制过程中,既要保持专业翻译水准,又要具有观众意识,才能确保译介后的影视剧表情达意更到位。

标签: